高邮市电池工业园:铅酸蓄电池行业成生态环保新标杆!
2023年,全国范围内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生态环境部针对各行各业实施了第二批试点评估,旨在推动整体行业和园区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省的高邮市电池工业园铅酸蓄电池行业成功入选,成为了生态环保的新标杆。这一切不仅展示了高邮市在传统产业转型中的探索精神,更为全国范围内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高邮电池工业园自2011年设立以来,依托于现有铅蓄电池生产的基础,逐步开展了锂离子电池的转型升级。园区的目标是全面打破传统铅蓄电池的局限,聚焦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电池产业,同时还计划发展废旧锂电池的综合利用产业,努力形成一条完整的电池产业链。园区不仅是江苏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还被称为省内唯一以电池工业为主题的专业化产业园。
目前,园区内已有13家在产企业,其中从事铅蓄电池生产的企业占据了大多数,这一些企业都在与时代进行着深切的对话,努力将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在经过生态环境部的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高邮电池工业园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建立了电池行业整体审核的新模式,进而开发出针对园区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以清洁生产效率评价为核心,结合园区的真实的情况,优化了管理机制和技术方案。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分析,园区不仅关注产品的最终处置,还更看重绿色产品设计与绿色制造的整体效果。
在宏观层面,高邮电池园区通过与国家、省市的政策文件作对比,充分梳理产业体系与发展趋势,促使园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管控等方面一直在优化。与其他先进园区的对比分析,使得高邮电池园区明确了自身短板,针对这些短板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改善。
从中观层面看,园区内的企业间紧密合作,以资源、能源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为切入点,着重解决企业之间的共性问题。通过这种合作,园区希望在追求盈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能耗与废物排放。
微观层面上,园区严格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做监管,尤其在铅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控制上,进行深入的排查,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全。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减排目标,园区坚持不懈地推动锂电池、氢燃料、钠离子及液流电池等新型产业的转型。园区逐步的提升行业准入门槛,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入驻。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与支持,现有铅蓄电池产业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压力,而园区则积极做出响应,将资源投入到新型电池的研发与生产中。这样一来,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又能推动园区整体向高端、高效的方向发展。
技术革新是推动清洁生产的重要动力。园区内的铅蓄电池产业车间正在实施技术升级,采用密闭式灌酸机、自动化烧焊机等先进设备,极大提升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这一系列的改造措施,将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还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能源的利用率。
针对水质处理,园区安装了深度处理系统和自动采样装置,这些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园区在水资源的再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本轮清洁生产审核中,高邮电池工业园实施了59个清洁生产方案,总投资超过500万,具体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园区铅尘、VOCs及废水的减排量都远超预期,节约了大量的水电资源,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提高了园区内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它们能够争取到更多的高端产品订单。
同时,园区还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成果,为别的地方提供了参考。如《电池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园区清洁生产技术推荐表》等文档,将为其他相似园区的清洁生产提供指导和借鉴。
高邮市电池工业园在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成为了清洁生产的典范。通过创新审核模式、加强技术革新,园区在新型电池产业的发展中,重塑了传统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形象,体现了工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未来,高邮电池工业园必将引领中国电池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