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探索小麦膜侧沟播新技术 为粮食增产探路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7日电 题:湟中:探索小麦膜侧沟播新技术 为粮食增产探路
在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羊圈村,湟中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开展“小麦膜侧沟播”新技术试种推广工作,首批试种面积达100亩,旨在探索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新路径,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试种现场,小麦膜侧覆膜播种机有序作业,随机械的前行,一颗颗饱满的小麦种子被精准地播撒到地膜两侧的土壤中。阳光倾洒,银色的地膜反射出耀眼光芒,与忙碌的播种场景相互映衬。
谈及选址原因,湟中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文玲介绍:“羊圈村这片土地的土壤和天气特征情况,为旱作农业小麦膜侧沟播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这片试验田,为周边农户提供一个直观的示范,让大家亲眼见证新技术的优势。目前从播种情况去看,进展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会重视小麦的生长情况,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另一块试验田里,湟中区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和地块负责人杨发君正在为精准播种做着准备。他们手持量尺,丈量着播种间距,时而蹲下标记,时而起身交流,确保每个种植环节都严格符合技术标准。
“我一直关注农业新技术的发展,之前农技中心组织我们去民和参观小麦膜侧技术的应用情况,让我深受启发。今天,农技推广中心在我的地块开展试种,我对这项技术充满信心。地膜覆盖既能保温保湿,又有望大幅度提高产量,我期待着今年能迎来大丰收。”村民杨发君说。
小麦膜侧沟播技术作为全膜栽培技术的创新升级,不仅能通过地膜覆盖实现保墒增温,促进小麦分蘖,延长麦穗分化和灌浆时间,还能通过膜侧种植优化小麦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有效增加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以此来实现显著增产。
“这项技术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增产潜力上,还在于其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友好性。通过精准的播种和田间管理,我们也可以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李文玲解释道。(完)
【菲·】世界装机容量最大光伏发电园区去年发电量近180亿千瓦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